終於來到韓國體外受精經驗談的最後一篇,上一篇只講了「著床徵兆」一個話題,而本篇的內容則很多是集中在我個人感受感想方面,希望能給同樣道路的各位朋友打打氣喔~~
在總結進行體外受精感想方面
1.
應盡早養精/ 養卵/ 養子宮去提高懷孕機率
港妻我自覺能在第三次時成功,當然多次經驗後醫生的用藥和調節的確是有幫助,但是養精、養卵、養子宮的藥物補充更是功不可沒。這也是我後悔當初沒有事先調好身體,便心急的開始了做體外受精(IVF)的原因,否則港妻我自己覺得應該不用做到第三次才成功的。所以建議大家如果真的打算做體外受精(IVF)的話,請至少預早3個月開始便補充一些相關的營養品/藥物(因為人體需要3個月才是一個循環)。至於要補充什麼營養品呢?? 這又是另一個可以說很久的話題,在這篇談感受的地方就不多說,港妻我在下一篇才專門說營養補充品這部分吧!!
2.
應自己多了解並與醫生溝通
港妻我明白有很多人都沒有自己查資料,或多了解體外受精(IVF)各方面相關知識的習慣。一方面可能是反正有醫生在,醫生一定比我們更專業而導致傾向依賴醫生。另一方面,可能沒時間或怕麻煩懶得去了解。還有些人是抱持著「無知是最幸福」的想法,例如不知道打針的詳情,便不用提早擔驚受怕等。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網路資料也有很多不正確的資訊,與其花大量時間精神去接收錯誤資料,還倒不如直接什麼都不看交給醫生去安排。
的確,港妻我認為這各方面的考量也是合理和能理解的,但是!! 我始終認為自己要做的事情,多多少少都需要自己先去理解和消化。例如醫生一開始安排打針的計劃只有8天,但你並不知道原來普遍的計劃是在10天。如果醫生不主動向你解釋為何,而你自己又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連向醫生詢問「為什麼」都不會發生,便完全相信醫生懵懂地接受8天了。但當然~~港妻我相信醫生會選擇8天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可能是不了解你身體狀況不敢用藥太猛,可能是觀察到你大部分卵子狀態已經夠大夠成熟不用再打針。
又例如,如果當初我不是自己查資料認識到胚胎膠水(EmbryoGlue)和阿托西班(Atosiban)這兩款藥物,並主動向我的醫生詢問和要求使用,我的醫生亦可能不會主動的想為我更改或增添加藥物去增加著床機會率。港妻我並不是說醫生們都不專業而要依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在韓國的情況是醫生們都不太會主動的推薦什麼藥物或營養補充品,原因是一旦醫生經常這樣做會怕被誤解為想銷售產品,免得被人誤解,甚至有的病人認為藥物無效而遭到投訴,這亦是韓國醫生普遍不會太主動和積極建議你最好怎樣怎樣做,經常只跟基本程序操作的原因之一。
但整體我想表達的是,很多時候如果你不主動問便永遠不知道醫生為何這樣做,會引致整個過程的「主控權只在醫生手上」,醫生說什麼你便唯唯諾諾地跟著做。因為自己也沒有足夠的知識,完全沒有對醫生的決定提出疑問,也沒有提出自己更傾向的方案或意見。所以,港妻我是希望各位能事先多了解,以便過程中能有一些意識,與醫生協調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解體外受精(IVF)計劃,在醫生的專業與你充分的理解和同意下,才能共同溝通出能滿足你意願的最有效方案。
3.
感謝科技進步 和 抱持正面的態度
因為有體外受精(IVF)這技術的存在,所以當港妻我知道自己有輸卵管阻塞問題,以致自然懷孕機會大幅減低之後,心想頂多就是比別人辛苦一點捱下針藥,但不會很擔心自己沒辦法懷孕。若我是出生在沒有這類型科技存在的時代,難孕對我來說根本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代表著因為科技的不足,而真的引致我可能沒辦法有屬於自己的小朋友了。因此,港妻我認為體外受精(IVF)等類型的技術對大家來說理應是種值得被讚賞的科技,而不是像很多人做了以後不敢說出口的醜事。
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一想到不育或難孕,便馬上覺得是女性身體問題導致的(尤其可能是夫家方面??),也因為如此變成做體外受精(IVF)亦可能會成為別人詬病自己的一個原因,免得被別人作多餘的閑談或指點,也就對於做過體外受精(IVF)一事避而不談甚至故意隱瞞了。但!! 事實上不育的成因在第二篇文末亦提過,男女雙方都各佔了一半,而並不是一般持有偏見所想的女方問題居多。港妻真心希望大家能以正面的態度去看待體外受精(IVF),如果連做過體外受精(IVF)的人自己都覺得醜而無法說出口,哪還有什麼資格去批評別人以此原因閑話你呢?? 我現在是抱持著對科技感謝的心,去跟大家分享我做了三次體外受精(IVF)的經驗和感受,希望大家都一樣能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吧 ^__^
4.
感謝情人的支持和陪伴
在完成了三次體外受精(IVF)過程之後,港妻我除了要多謝自己的勇敢和堅持以外,最重要當然是感謝我的另一半情人的支持與陪伴。我不得不說,其實針藥都是用在女方身上的,所以說到底真的只有女方才能完全明白當中無論是身理或是心理上的痛。如果老公或身邊其他人說明白這種痛,港妻我真心認為其實他們都不懂,哪種痛與煎熬真的只有當時人才會懂。但這並不代表老公對於老婆做體外受精(IVF)這事一點都不痛不痕,相反,我們另一半的痛亦是只有他們才懂的無能為力之痛。因為當每一天情人要幫很怕針的我去打好幾支針時,眼看著我害怕、緊張但又要強忍的神情,他其實寧願要承受打針的是他而不是我。
加上在每次體外受精(IVF)過程中,我因為面對打針、手術、身體不舒服和等待成敗的各個原因,整個人都變得很敏感和不可理喻,會常常因真的很小很小的事情而發情人脾氣(我猜這可能是我下意識地想報復不用打針的情人吧??)。而且放胚手術後情人除了要上班,下班後還要做所有的家務和煮飯,我就一整天攤在床上指點他做這做哪,縱然有的時候情人可能都會覺得累,但他依然這樣長期半年來繼續哄我和接受這樣無理的我。還有每一次著床失敗之後我都會在情人的懷裡大哭,傷心的問「為什麼~??為什麼~?? 」和賭氣的說「我不要再打針了~~哇~~」哪麼此時情人的感受呢?? 他只能抱著我,來回輕摸著我的頭默不作聲地等我冷靜下來。因為他怕他說錯什麼或是他也哭的話,會給我更大的心理壓力,怕會害我覺得他會的傷心都是因為我沒有成功懷孕,所以或許情人他甚至連想哭都不能哭。
經過這3次體外受精(IVF)的經驗,過程中港妻我固然是身心俱疲,但起碼我有個溫暖的避風港,能隨時隨意宣洩我的負面情緒。但身為做體外受精(IVF)女性的另一半,因為心庝老婆但又無能為力,加上面對老婆痛苦時的愧疚感,其實同樣是讓人很難受的。所以港妻我真的很感謝情人在這段時間對我的無條件接受,這讓我覺得就算痛亦是有人支持我和心疼我的,這便成了我能繼續堅持下去的強大力量 ^__^
好了關於「韓國體外受精」終於一連五篇全部講完了,但因為很多人好奇養精/ 養卵/ 養子宮的營養補充品,所以下一篇便專門只會說相關的資料喔,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在下篇再見吧!! BYE~~BY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